據悉,主營“上海大餛飩”等傳統餛飩品類的連鎖經營企業「吉祥餛飩」日前宣布完成近億元投資,本次由專注餐飲領域的番茄資本獨家投資
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向表示:“投資吉祥首先是基于品類賽道考慮。水餃餛飩賽道是我們明確必須布局的賽道,全國有8萬多就餛飩店,標準化程度高、能代表東方文化,非常適合全球化。吉祥餛飩作為餛飩品類的規模第一,做的是服務廣大普通老百姓的剛需高頻次產品,企業經歷過市場的周期變化,團隊已經相對比較成熟,每年保持穩定的增長,到現在企業規范程度已經比較高,品牌的市場認知強,創始人對餛飩事業充滿了熱愛,我們也非常認同吉祥的‘非常小店,萬家吉祥’的戰略目標,與創始人張彪總有多年的互動交往,彼此有了很深的信賴,順其自然也就走到了一起。”
1999年,第一家吉祥餛飩店于上海市人民路上開業,彼時即達到日銷1000碗的成績。鑒于誕生在上海,吉祥主營“上海大餛飩”等傳統餛飩品類,主打“蝦仁鮮肉大餛飩”、“香菇薺菜大餛飩”及“蛋黃燒麥”等傳統江浙滬小吃。
這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,作為全國連鎖品牌,吉祥餛飩之所以在23年來持續向上發展,核心在于“聚焦”餛飩——在餛飩賽道,產品壁壘不高,被模仿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情。如何保證在市場上能被消費者長久的被選擇,產品創新便顯得尤為重要,吉祥餛飩從好吃、營養、多元等維度不斷的創新升級,讓吉祥的消費者“永遠年輕”。具體來講:
吉祥餛飩擁有較強的研發與產品創新能力,一方面保障爆款產品的銷售,同時加速推進新產品的迭代及測試速度,不同區域既突出上海大餛飩主品類的特色,又可以根據當地口味進行本地化調整。
在不同市場,吉祥餛飩的產品銷售占比也不一樣,比如在上海,70-80%是大餛飩、小餛飩和輔餐,但在湖南,小餛飩和燒麥占到70%,大餛飩只占30%。
至于價格。據窄門餐眼的數據統計,吉祥餛飩的客單價維持在18元左右,保持相對親民。
截至目前,吉祥已經以江浙滬為中心,在全國范圍內開出2000多家門店,覆蓋中國120多個大中型城市,門店類型包括小吃連鎖店、特色快餐加盟店、中式快餐加盟店等。
當然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作為一家在全國擁有超2000家門店的餛飩品牌,要想在保證標準化的前提下兼顧食品安全與美味普適,這就考驗著吉祥餛飩的供應鏈、中央廚房以及工藝流程標準化等方面的能力。
事實上,在吉祥餛飩的發展過程中,其也走過一些彎路——在1999成立當年,吉祥餛飩就開始做加盟,2003年在全國推出區域特許模式,由區域代理商管理各個區域的加盟商,總部主抓核心原料,區域代理負責配送。但在這過程中,因為對供應鏈的把控不夠強,導致了吉祥對代理商的管控變弱。
在經歷陣痛過后,吉祥餛飩意識到 “供應鏈不該放掉,產品命脈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”,并于2008年停止區域特許,回收代理權,對門店的供貨模式也改為了總部直供。
截至目前,吉祥共有4家中央工廠,12個前置倉,進行集中生產和集中配送,這樣一來實現了更強的規模經濟及區域輻射管理效應。在吉祥的供應鏈架構下,采購、生產、物流、倉配及質控五大環節都十分嚴格,實現了總部對供應鏈進行全方位的管理。
在供應商方面,吉祥餛飩的上游供應商大多是長期合作,并且規模很大、質量較好的優質供應商,在產品質量和源頭控制方面做的很好。
此外,吉祥餛飩引進了番茄資本生態中的“安加德”對質控內容進行搭建,其中包括包材、原料、輔料、物料及物流服務外包商,通過對每一個供應商進行精細化管理,確保了食品安全和供應鏈穩定。
2022年,吉祥提出了“非常小店,萬家吉祥”的企業愿景,希望在幾年內實現門店數過萬。除了強大的供應鏈支撐以外,吉祥在多個方面亦苦練內功:控制加盟成本,把復雜的事情做簡單;面向年輕消費者,推出豐富多彩的營銷策略;加強數字化應用,不斷完善會員系統;在產品標準化的同時,提供差異化服務,讓顧客進到不同門店有著不同體驗等。
另據了解,盡管吉祥餛飩從未釋放過想要融資的信號,但是找上門來的各類機構頗多。
在吉祥餛飩創始人兼董事長張彪看來,“番茄是個很懂我們的資本,他們有餐飲的生態鏈,很多地方可以幫到我們,比如各類咨詢服務,高管人才推薦。餐飲也要有新思想,要和不同品牌、不同賽道不同地區的餐飲從業者深層次接觸,窄門學社在這方面可以幫忙。番茄有一群想做事的人,跟他們在一起都不好意思不好好干。”